腫瘤免疫治療是目前發展最快的腫瘤治療方法之一,但目前只有大約20-30%患者獲益,大量研究報道實體腫瘤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是無或極少抗腫瘤T細胞浸潤,而浸潤的T細胞以促腫瘤的TH2或者Tregs為主。對于其潛在機制,既往研究主要認為幼稚T細胞更多地被誘導分化為免疫抑制的T細胞(Treg, TH2),CTL和TH1更易被誘導凋亡等。除此之外,是否還存在著其他調控腫瘤T細胞亞群數量尚不清楚,特別是抗癌/促癌T細胞亞群遷移到腫瘤能力是否有差異目前缺乏報道。
孫逸仙紀念醫院宋爾衛院士、蘇士成教授團隊在Nature Immunology雜志在線發表題為“Targeting 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 1 in tumor-specific T cells enhances their trafficking to breast cancer"的研究成果。該研究成果發現CTL和TH1細胞中IFN-STAT1通路轉錄上調了RGS1,RGS1抑制了CTL和TH1細胞遷移至腫瘤的能力。這一發現提示靶向RGS1可增加抗腫瘤T細胞的浸潤,抑制腫瘤生長,并增強免疫治療的效果。
孫逸仙紀念醫院宋爾衛院士、蘇士成教授是本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,黃迪醫師、陳雪曼博士后、曾欣博士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。該研究獲得國家重點研發項目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。研究人員發現腫瘤微環境中,抗腫瘤淋巴細胞(TH1和CTL)浸潤少、免疫抑制型淋巴細胞(TH2)浸潤多的患者預后明顯較差,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,是TH1和CTL遷移到腫瘤局部的能力明顯弱于TH2細胞。進一步研究發現,這并不依賴于趨化因子及其受體的表達水平,而是因為CTL和Th1細胞中IFNγ-STAT1通路激活轉錄大量的RGS1(regulator of G-protein signaling 1),抑制了趨化因子受體的功能。RGS1作為GTP酶激活蛋白(GTPase accelerating proteins, GAP),與TH1和CTL上多個G蛋白偶聯受體(G protein-coupled receptor, GPCR)結合,加速Gα亞基上的GTP水解成為GDP,使下游通路進入失活狀態,抑制了鈣離子內流及ERK和AKT信號通路,使CTL和TH1的遷移及生存受損。而TH2細胞中,STAT1活性低,RGS1轉錄少,因此其遷移能力未受影響,此消彼長,是乳腺癌形成抗腫瘤T細胞浸潤少、促腫瘤T細胞浸潤多這一免疫“冷"表型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進一步,研究人員構建了乳腺癌、肺癌的自發成瘤及種植瘤小鼠模型,并進行過繼性T細胞回輸治療,通過雙光子活體成像發現回輸沉默RGS1的腫瘤特異CTL可有效增加CTL遷移并浸潤至腫瘤局部的能力,增強對腫瘤的殺傷,使腫瘤明顯縮小。另一方面,為了最da程度的模擬病人的腫瘤微環境以及避免同種異體反應,該研究選用了人源腫瘤異種移植(Patient-derived xenograft, PDX)模型,單獨或聯合運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-L1單抗及過繼性T細胞治療。發現回輸沉默RGS1的腫瘤特異CTL可使腫瘤浸潤的CTL細胞明顯增多,使“冷腫瘤"變為“熱腫瘤",并且,聯合使用PD-L1抑制劑,治療效果較單獨使用PD-L1抑制劑更明顯。
該研究發現了促進T細胞遷移至腫瘤局部的新策略,RGS1通過抑制抗腫瘤T細胞的遷移造成免疫“冷"腫瘤的形成。RGS1是一個新的免疫治療靶點,靶向RGS1可促進T細胞向腫瘤遷移并改善免疫治療療效。
本文所用圖片及內容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,僅供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站觀點。本站將不承 擔任何法律責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。
來源:生物谷
科研實驗中,細胞的體外培養一直是一個重要環節。細胞要養好,就要用好血清,如Ausbian®特級胎牛血清,它適合各種細胞培養,尤其適合難養細胞,如:干細胞、肝細胞,神經細胞,原代培養、細胞融合、轉染細胞等。
Ausbian®特級胎牛血清所有血清出廠前,均經過嚴格質控,每個批次附有詳細完整的《檢測報告》,包括:品名,貨號,批號,血源地,生產日期,保質期,pH值、滲透壓、血紅蛋白、總蛋白、球蛋白、IgG、內毒素、無菌檢查(細菌、真菌、支原體)、病毒檢查(如BVD、牛腺病毒、細胞病變效應等)、促細胞生長能力、細胞毒性、BVD-1/2抗體檢查等。
實驗人對于新批次血清,應認真審閱《檢測報告》,做好試用前篩選第一步。(如何看懂《檢測報告》,可登陸“締一生物"guan網,留言技術部,得到免費幫助。)
它在國內市場經歷十幾年,被眾多科研工業客戶反復選擇,也是細胞典藏等重大項目十幾年的供應品牌